11月9日,賀蘭縣虹橋路銀川電商物流園內,快遞量明顯增加。據了解,各物流公司已做好準備,迎接“雙11”。 記者 段濤 攝
“雙11”網購狂歡節(jié)臨近,據寧夏郵政管理局信息,我區(qū)處理的郵件、快件業(yè)務量將超過450萬件,預計最高日處理量將突破70萬件,日均處理量將超過45萬件。面對即將到來的包裹“大潮”,銀川快遞行業(yè)及早備戰(zhàn),迎接挑戰(zhàn)。
快遞便民站“邀”您去取貨
今年7月,小區(qū)快遞便民服務站在湖畔嘉苑、閱海新天地等小區(qū)亮相。11月6日9時許,銀川湖畔嘉苑小區(qū)的宋女士來到服務站,告知密碼后,不到3分鐘便取走了自己的快遞。“有了這個服務站,取快遞很方便,啥時候來拿都可以。”快遞員將郵件送到服務站,服務站掃碼、發(fā)短信告知收件人。對于不方便取貨的市民,工作人員上門服務。
順風快遞員小王介紹,每天平均四五十個郵件,“雙11”時,一天最多要送一二百件貨。小王說,現在有了服務站,每天可節(jié)省三分之一的時間。
服務站寧夏公司張經理表示,他與10家快遞公司合作,等于節(jié)省10個快遞員在小區(qū)里轉的時間。“服務站最大的好處是,能阻止家庭信息泄露。”
據了解,該服務站在全國開了1000多家店。目前,寧夏在自治區(qū)、銀川市郵管局牽頭下,已成立了10多個這樣的服務站。
外形酷似超市自助存包柜的智能快遞柜(簡稱“自提柜”)走進銀川市民生活中,為網購達人省了不少心,更為快遞員送件提供了便利。家住民生城市花園的李女士是一位網購達人,她幾乎每天下班后都要去小區(qū)南門的自提柜中取包裹。“之前快遞包裹放在小區(qū)保安室,出現過幾次丟失的情況。有了自提柜方便多了,取快遞不受時間限制,也不怕寄放在他處丟失。”
據悉,銀川市閱海萬家、寶湖灣、寶湖天下等100多個小區(qū),共安裝了智能快遞柜104臺。該快遞柜的利用率是單個柜子的3倍,僅2015年11月18日一天,銀川市智能快遞柜存取量就達到4萬多件。
鄉(xiāng)村快遞網絡各顯奇招
城市快遞網絡建設已達100%,而快遞下鄉(xiāng)則困難重重。據了解,寧夏通過推行快郵合作,以鄉(xiāng)鎮(zhèn)網點作為基地,向村輻射,解決快遞下鄉(xiāng)難問題。
平羅縣姚伏鎮(zhèn)張家墩村“村郵樂購”店負責人金永梅說,自己這個代辦點可以覆蓋周邊4個村1萬多人,村民們不用到鎮(zhèn)里就可以拿到從網上訂購的商品,也可通過代辦點將農產品以快遞方式銷往全國各地。石嘴山市搞千村電商試點,已在50多個村設立電商點,各民營快遞公司送不到的地方,都可以把快遞商品交到郵政速遞鄉(xiāng)鎮(zhèn)一級倉儲中心,然后送至“村郵樂購”店。
中寧縣是全國最大的枸杞產地,為保證枸杞鮮果運輸保鮮問題,中寧縣“聯姻”順豐速運,啟動了“順豐杞航”枸杞鮮果營銷,借力順豐線上線下平臺及冷鏈網絡解決鮮果運輸難題。僅去年雙方已合作5000余單,銷售枸杞鮮果1萬余公斤。中衛(wèi)市郵政管理局局長張照輝稱:“出去的路徑打通了,郵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。”
今年,海原縣被列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,打造了海原縣電商扶貧創(chuàng)業(yè)孵化園。目前已入駐企業(yè)20余家,借助電商平臺銷售硒砂瓜、刺繡等64個品類803款當地土特產品。
全區(qū)從業(yè)人員突破8000人
順豐集團公共事務寧夏辦事處負責人董佳陽介紹,人、車、物是“備戰(zhàn)”的常規(guī)動作,幾乎所有快遞公司都在“招兵買馬”充實一線。據了解,寧夏現有順豐網點49個,“為了保證人手充足,今年‘雙11’期間,預計一線全職投入645人,倉管投入93人,三線可支援78人。‘雙11’期間,根據銀川中轉場屯貨量,市外網點更換了大噸位車輛。”
寧夏郵政管理局局長李志煒介紹,今年1至9月,全區(qū)快遞業(yè)務量完成2219.8萬件,進港量5521.75萬件,同比均增長50%左右。今年全區(qū)全行業(yè)一線職工已突破8000人。據了解,寧夏寄遞業(yè)務從剛開始出港、進港量1比10,到現在的1比3,越來越多的寧夏地方產品通過網絡走向全國。(李瑞紅 陳勇 董靜怡)